您目前瀏覽 > 首頁 >
新聞資訊
>
焦點資訊 > 正文
教育部四方聯動 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業
添加時間:2010/10/22 8:56:03 點擊數:3251 作者: 來源:福鼎人才網
教育部舉行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新聞通氣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科學技術司副司長婁晶、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張浩明、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大為分別從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實習基地、創業政策、創業指導與服務四方面介紹了當前大學生創業情況。
“面向全體大學生,結合專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首先介紹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情況。他指出,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大學生,結合專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將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緊密聯系起來,通過一定的創新創業知識傳授,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使所有大學生成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期待一部分學生將來成為自主創業者,為社會其它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張大良表示,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跟蹤體系建設,同時加強工作研究與經驗交流等方面工作。
“僅2009年一年就創辦了203家企業和團隊,共有2236人創業”
科學技術司副司長婁晶介紹了“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的情況。2009年6月,依托11家國家大學科技園,建立了“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經過近1年的建設,這些基地已經提供給大學生創業用場地共計3萬多平米,高校學生創業企業達到540家,創業人數近4千人,僅2009年一年就創辦了203家企業和團隊,共有2236人創業。同時,基地為創業企業提供1-3年的租金減免、提供小額創業貸款、配備創業導師、創業技能培訓、綜合咨詢代理等服務,切實為促進高校學生創業就業提供了條件環境和支撐服務。
隨著《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認定辦法(試行)》的下發教育部正在依據《辦法》的有關要求,為下一步開展“雙實雙業”基地的認定工作做相應的準備,計劃年內認定一批“雙實雙業”基地。
“高校畢業生只要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機構進行求職登記,就可以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
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張浩明對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進行了初步總結,認為政策主要包括: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出臺收費減免的政策;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做好勞動保障服務;進行創業培訓。其中,在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支持方面,今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六部門下發文件明確,高校畢業生只要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機構進行求職登記,就可以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此外,各地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如上海、遼寧、江蘇、重慶、云南等都出臺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好政策、好舉措。
張浩明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編印3萬張《國家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公告》,并聯合有關部門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網上咨詢周”。
“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要在‘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四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大為認為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不僅有利于帶動和促進就業,更關系一代青年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具有“落地”的功能,是把創業理念、創業精神、創業政策措施、創業技能傳授給每一個學生的過程,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培養創業精神,掌握創業的本領,成功地進行創業實踐的過程。今后,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要在“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四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程化就是說創業指導和服務不是“臨門一腳”,而是讓大學生從入學起,從接受創業教育到開展創業實踐,走上創業道路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相應的指導和服務;全員化就是創業指導和服務要面向所有大學生;專業化就是對每一個有創業需要的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一對一的創業指導和服務;信息化就是要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做好創業信息服務工作。
劉大為表示,當前加強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的重點包括:大力開展對畢業生的創業培訓。全面加強創業信息與咨詢服務;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大學生創業活動;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輿論氛圍。
特別聲明: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