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1至6月,福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48億元,增長17.5%;財政總收入7.35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4.9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05億元,三項指標增幅均超過34%以上。
15年前,福鼎市開關撤卡,放活流通,邁開對接浙南、長三角第一步;如今,“海西”和“環三”戰略的實施,該市黨委、政府再次搶抓機遇,圍繞轉變生產方式這一主線,實施項目帶動、承接回歸、品牌帶動、創新帶動、服務帶動戰略,吸引了一大批浙南、長三角企業在福鼎落戶,該市經濟發展再次迎來“春天”。
今年1至6月,福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48億元,增長17.5%;財政總收入7.35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4.9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5.05億元,三項指標增幅均超過34%以上。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增幅位列全省58個縣(市)的第5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位列全省58個縣(市)的第4位。
8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福鼎雙岳工業園區的福建華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工人們正在鎂鉛蓄電池試生產線上繁忙工作著。該公司是去年4月福鼎引進的溫州企業,主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和鎂鉛蓄電池研發生產,屬國家863計劃重點支持的軍轉民用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總投資8億元,預計建成后年產值達50億元人民幣。目前一期正在進行試生產,25日將正式投產。
“十一五”期間,溫州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已呈現飽和狀態,資本擴張和產業轉移勢在必行。福鼎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圍繞轉變生產方式這一主線,多次到浙南、長三角(上海)舉辦項目推介會,吸引了一大批浙南、長三角企業在福鼎落戶。浙南長三角大批客商組團到福鼎考察投資環境,尋找合作項目。
與此同時,福鼎市全力營造“親商、愛商、重商”氛圍,把服務貫穿于項目推介、招商、引進立項、項目落地和生產經營全過程,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優化投資軟環境措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處級領導掛鉤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決定》。并充分利用閩浙邊界企業家聯誼會和寧德市溫州商會在推動閩浙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擴大招商引資宣傳,吸引越來越多的浙南、長三角地區企業家選擇福鼎、投資福鼎,為福鼎商貿發展積聚商氣人氣。以“兩會”為平臺,主動了解并幫助解決投資企業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利用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到浙南、長三角等地回訪企業家,讓企業家們倍感親切,讓他們深切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覺。僅2010年,該市完成交通基建投資2.05億元。在能源保障方面,建成了2座22萬伏變電站、5座11萬伏變電站,目前正在加快建設2座11萬伏變電站,為項目承接提供堅強的電網保障。
通過筑巢引鳳,敞開大門吸納市外客商特別是浙南及長三角客商前來投資發展。至2010年底,福鼎市已吸引了300多位浙南、長三角客商前來投資,引進項目164個,總投資150億元,已投產企業70多家。同時該市工業經濟品質不斷優化,產業集群化、企業規?;蜕a科技化漸趨明朗,發展后勁日益增強,形成以儀器、化油器、石板材、醫藥化工、泵閥行業等產業集群為主,涵蓋多個工業門類的工業發展格局,培育壯大了3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占到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