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企業紛紛發布2013校園招聘計劃,越來越多的公司摒棄傳統的簡歷寄送或發送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讓求職者網絡申請(即在網站上進行填寫并申請)。而在眾多的網申中,學生該如何把握機會,通過傳統的篩選方式體現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獲得面試機會呢?
技巧1 突出簡歷關鍵字
據了解,由于網申收到的簡歷數目驚人,時常出現一個崗位近千名學生申請的狀況,因此很多企業的網申會以關鍵字等方式進行電腦篩選,所以擁有相應的經歷及關鍵字成為突出重圍的有力籌碼。
目前在某快消品公司工作的王希以其親身經歷提醒今年的畢業生,在填寫網絡簡歷時,很多學生可能忽略了一些關鍵字導致簡歷石沉大海,比如學校方面:重點大學、“211學?!钡?。專業方面,要根據意向公司的專業要求,部分超牛公司及咨詢投行等,如會計師事務所等知名企業基本無專業嚴格要求,但是一般經管類、理工科類相對選擇范圍較廣?;A英語方面,硬性指標必定要求具有英語四、六級水平,如分數比較理想應寫在上面,若有托業等考試高分成績則可加分;能體現出口語能力的考試成績是非常搶眼的。
技巧2 寫簡歷要有針對性
近年來,很多企業對人才儲備的重視程度有所增加,因此,在初步的學歷、專業等篩選過后,很多企業的HR會親自從簡歷中選拔人才進入面試。人力資源專家陳斌表示,一般來說,學生要認真填寫企業給出的每項內容,對于開放性題目,盡量利用所給的字數限制,既別超出也不要太節省。
簡歷中要保證“針對性”。針對性可充分表達你的誠意,更重要的是針對性強的簡歷可以匹配用人單位的需求。具體表現在:針對自己的職業定位與生涯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針對特定的崗位設計針對性版本的簡歷;根據崗位性質使用針對性的語言。陳斌提醒,在申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誠信。企業HR很討厭應聘過程中的造假行為。
相關報道
HR為大學生求職答疑解惑
求職季到來,大學生求職面臨不少疑惑,甚至有些初入職場新人對未來職場生活感到惶恐。為此,信息時報記者邀請人力資源專家從企業的角度分析,為學生們求職護航。
疑惑1 企業是否接受專業不對口學生
許多應屆畢業生在面對擇業上,一怕丟了這四年學來的專業知識選擇了完全不對口的職業,需要重新去學;二擔心企業不接受不對口的應屆畢業生,求職之路增添無數阻礙。啟德學府高級人力資源經理陳敏琦說,專業不對口與錄用與否的問題上,某些職位確實需要專業人才,但也有相對一部分職位對專業性的要求可以靈活處理,相對放寬限制,企業愿意提供機會去給一個愿意學習的人,而不喜歡一個專業對口,無工作經驗卻高高在上不服從企業的求職者。
疑惑2 新入職不適應企業怎么辦
據悉,有的學生初入職場,對新的工作環境、新的企業文化不適應,感到惶恐。專家表示,企業充分考慮到應屆畢業生并沒有工作經驗,會根據個人情況給予一個適當的適應期,對于應屆生,企業并不會過于吹毛求疵,相反地,是鼓勵、支持和幫助,求職者壓力大可不必過大。在試用期對入職者的相關考核制度也是為了協助入職人員了解自身的工作重點和工作崗位的要求,以便應屆生能盡快地適應工作,把工作做好,達到企業的基本標準。
建議:提升與人相處能力
“先學會做人,再去做事”這是陳敏琦對應屆畢業生的建議。即便已在“小社會”的大學里打磨了一番,從校園到社會,環境上的轉變,需要的是重新認識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與人相處的能力,尤其與眾多的人同時相處,協調平衡各方力量,共同完成任務的能力,是職場上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剛畢業的學生最缺乏的能力。信息時報記者 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