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地區人力資源市場觀察到,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存在較為明顯的“理想主義”心態,追求“好工作”標準統一,求職者片面集中,形成“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好簡歷”也有共同特征,用人單位感嘆“簡歷套餐”粉飾過度,畢業生競爭力真假難辨。
標準“好工作”:北京戶口+不介意低薪
近期舉行的2013年春季北京地區人力資源招聘大會上,參展的800余家企業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占比約8.15%,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6%。記者看到,各類招聘企業攤位前的熱鬧程度迥異,門庭若市與門可羅雀并存。
在“解決北京戶口”“底薪六千”的“好工作”攤前,大量高學歷求職者排隊投簡歷。
“我們這幾個月在北京參與的幾場招聘會都是這樣的場景,畢業生投簡歷高峰往往延續到下午一點多,這個時候很多企業都收攤了?!蹦衬茉撮_發公司北京分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坦言,“解決北京市戶口”的優勢為公司聚攏了很多人氣。
“起薪6000元的工作,與起薪不足3000元但解決北京市戶口的工作,可以打個平手?!边@名負責人說。
北京科技大學畢業生婷婷對記者說,在北京數十所重點大學的畢業生看來,解決北京市戶口、起薪高低、雇主企業知名度等是衡量一份“好工作”的基本指標。對她而言,解決北京市戶口則是定義一份“好工作”的前提條件。
記者采訪了解到,名校畢業生、高學歷者的“好工作”標準高度雷同,客觀上加劇了“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矛盾局面。
模板“好簡歷”:學生干部身份+實踐經歷豐富
各類招聘會現場,身著深色正裝、手持A4簡歷成了高校應屆畢業生的特定造型。記者仔細搜集了10余份高校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簡歷,涵蓋北京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沈陽工程學院等京內外重點、一般本科院校。
比對發現,地區、學校、專業不同的畢業生簡歷,其格式、內容、表述方式具有頗高相似度,大多分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實踐經歷、個人技能、求職期望等版塊。此外,使用中英文簡歷配套的求職者并不多。
幾乎所有簡歷都提及了求職者的學生會工作經歷,擔任學生會干部、成功組織社團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等關鍵詞高頻率出現。其中有一份簡歷力求突出求職者的“探險能力”,佐證竟是“大學期間游覽過國內十一個省市”。
招聘會現場就業咨詢處工作人員說:“各類資格證書、實習證明、公開作品、志愿經歷、勤工儉學等組成的所謂‘就業套餐’,讓學生疲于奔命,讓企業審美疲勞?!?
臺企震旦集團招聘人員說:“公司銷售崗位每年招聘的應屆畢業生數量較多,收到的簡歷不計其數,但除了教育背景、平時成績等關鍵信息,其他能客觀體現畢業生素質的信息并不多”。
“所有的畢業生簡歷好像都一樣。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系竟然有N個學生會主席,一個社團活動,大家都是組織者和負責人,這怎么可能?”不少招聘人員反映,一些畢業生為了打造一份“好簡歷”,不惜以個人誠信為代價,加劇了求職風險。
體現競爭力應避免“隨大流”
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畢業生想在就業市場體現競爭力,應盡量避免“隨大流”的理想主義,需立足自身定位,踏實找工作。
民營企業、北京大學科技園方極城市規劃院的劉副院長表示,當前多數大學生熱衷于公務員、事業單位的“鐵飯碗”,但實際上民營企業更加適合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懊衿笾豢粗匾稽c——效益,有精力、有闖勁的年輕人在民營企業里的上升空間很大?!?
“所謂好工作,應該最能發揮個人特長、挖掘個人潛力、匹配個人興趣?!碧旖蛏缈圃荷鐣W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高校、學生及社會應及時轉變觀念,更加重視崗位與個人特征匹配,提高智力資源使用效率。
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高校畢業生片面定義“好工作”,過于依賴模式化“好簡歷”,既凸顯了當前就業形勢之嚴峻,也折射出社會價值觀之扭曲、高校獨立精神教育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