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上市是必然的選擇
資本運作成為常態
2011年11月2日,淑女屋上市被否;11日,卡奴迪路成功過會;24日,廣豪國際成功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25日,喬丹體育通過發行審核;29日,百圓褲業開始路演;同日,中國服飾總結了6月份在香港聯交所發行失敗的經驗,二次沖刺上市。
也是這一年11月,波司登宣布收購深圳女裝杰西,正式進入中高端女裝領域;凱撒股份6090萬元擴股宇鑫廣東,擁有了多個國際品牌在國內代理權,并強化了全國性渠道布局;百麗國際或將收購深圳領跑體育用品,不僅繼續保持女鞋領域絕對話語權,更強化了體育用品領域的強勢地位;25日,欣賀集團宣布獲得奢侈品巨頭LVMH投資入股。
還是在11月,雅戈爾股東大會通過決議,收購7.5億收購14家子公司25%股權,使之成為100%全資子公司,進一步強化品牌服裝業務;7日,七匹狼發布非公開增發股票預案,擬融資不超過18億元,用于優化營銷網絡;30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了報喜鳥15億元公開增發股票計劃,將進一步拓展和優化渠道。
熱熱鬧鬧的新聞背后,顯示時尚服飾行業已全面進入資本時代,未來不僅是產品經營的比拼,更是資本實力的較量,行業競爭會日趨激烈。
近年來,在資本看好中國服裝品牌的同時,中國服裝企業也積極走進資本市場。上市,已成為眾多服裝企業的共同選擇。
根據報道,目前已有近100家紡織服裝企業等候在資本市場的門外,其中,雖然不乏被屢次喝退而再度沖刺者,但所謂“上市的誘惑”仍激勵著大批公司前赴后繼。
上市,前赴后繼
雖然2011年內地服裝類企業成為A股IPO申請上會被否的重災區,11家服裝類企業IPO申請上會,有6家被否,過會率僅45%。然而,這并不能阻擋企業沖刺上市的腳步。
2月2日,中國證監會在其網站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截止2012年1月31日,已有喬治白、AB、云蝠、凱信、貴人鳥、拉夏貝爾、海瀾之家和卡奴迪路8家服裝企業正在排隊。
事實上,早在2009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將鼓勵符合條件的自主品牌服裝、家紡企業上市、發行債券,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企業以自主品牌為紐帶進行并購重組。
從1996年杉杉登陸上交所開始,中國服裝企業與資本聯姻,已經有十五年。
2004年6月,李寧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是中國第一家進行IPO的體育用品公司;同年8月,七匹狼于成功登陸深圳中小板塊;2005年11月鴻星爾克以近7倍的市盈率在新加坡主板上市,募集資金約2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國外上市的專業體育運動品牌;
2007年則呈現出“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5月23日,百麗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市值超過660億港元;7月10日,安踏體育在香港上市;8月1日,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掛牌上市;10月10日,中國動向在香港進行首次IPO,募集資金54億港幣;10月11日,波司登香港上市。08年6月3日特步港交所上市;8月,美邦服飾登陸深交所,所持股份瞬間達到160多億元的市值……
比藍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李凱洛認為表示,資本快速進入傳統行業,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變傳統企業的思維和運作方式,引爆商業勢能,進而改變和影響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路徑。
喬丹(中國)有限公司服裝事業中心總經理倪振年也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上市是必然的選擇,上市可以為企業的未來提供資本運作的平臺,這也是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重要區別,使企業更具公信力且便于資金運轉,投資有利的項目?!?/p>
“經過十來年的發展,服裝企業和資本的不斷融合出現波段式發展趨勢,服裝企業上市第五波即將到來?!崩顒P洛表示。
蜂擁上市的背后
“最近幾年,國內服裝企業集中上市,是因為服裝行業在中國是萬億的市場,但目前真正的品牌規模還很小,但未來3-5年,這個行業將進入非??焖俚脑鲩L階段,而且會集中,大企業越來越大,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幾年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包括資金,很可能被淘汰?!甭撓胪顿Y李家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家慶的觀點得到奧康董事長王振滔認同,他表示,正是由于沒有及早上市,讓溫州鞋企被以安踏等一批上市的福建鞋企迅速趕超,所以,他直言,對于奧康來說,“不上市,不提升規范,就是等死?!?/p>
目前,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越來越多,未來要面對的不僅是跟本土品牌的競爭,還要跟國際品牌去競爭。
“如果我要實現我的夢,把這個品牌打造下去的話,就一定要先在中國取得第一,但是要第一,就不是我目前的資金規模和營運模式所能做到的?!卑筒级苟麻L林啟東向記者表示。
福建一家男裝企業負責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國內部分細分服裝市場日益集中,特別是男裝、運動裝市場,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競爭對手的數量逐漸減少,競爭強度卻大大增強。在終端為王、產品同質化,甚至是決策同質化的今天,服裝品牌競爭集中表現在對優勢終端資源的爭奪上,隨著商鋪成本的逐年大幅上升,拿下一個位置好、面積大的街邊店鋪,動輒需要幾百上千萬的資金?!?/p>
歌力思董事長夏國新認為,當眾多服裝企業和品牌都具備了一定實力、人才、渠道后,較量的就是企業資金的能力?!案偁幘褪沁@樣,雖然只是差這么一點點,但結局可能就會完全不同。如果一個品牌投入幾千萬元,而另一個品牌沒有錢投入,競爭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p>
藍山中國資本創始合伙人唐越表示,任何一個企業不成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話,是很難成為一個真正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所以一個獨立的品牌最終在我看來的結果只有兩個,很多曾經非常成功的品牌最終在某個時刻都會倒閉,或者會被別的上市公司而收購。少有非常成功的未上市品牌,也會隨著創始人的老去而最終回消亡。
事實上,融資難一直是影響國內服裝企業做強、做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服裝企業中90%以上都是民營企業,遇到的融資困難更多。
與向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相比,股權融資、直接融資,具有明顯的優勢:上市融入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需歸還,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免受國家收縮銀根等金融政策的影響;募集資金數量大、速度快。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如果企業以20倍市盈率發行股票,意味著需要用20年時間積累的資金可以通過上市一次性募集到位;企業上市后就獲得了在資本市場持續融資的通道,可以通過配股、增發、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多次融資。
因此,上市就成為了國內服裝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的唯一出路。
夏國新認為,在未來的5年內,中國將完成一次重要消費結構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產業都走到了升級的岔路口上,服裝行業同樣如此。越來越多的服裝行業品牌與資本嫁接,恰恰是盯上了時尚產業升級與內需刺激的雙重機遇。
當然,上市本來就不是企業發展的終點,而僅僅是企業征戰途中的一項“武器”。無論登頂之后能否看到美麗的風景,企業依然繼續前赴后繼努力爬上“上市”這座高山。